
賴紹松律師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學位,系中共黨員,現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近30年辦案經驗,精通稅法、房地產法、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及證券法等法律制度,諳熟訴訟程序及訴訟技巧,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詳細簡介]
案情簡介
李某系A服務部負責人,其先后與B公司、C公司、D公司建立貨物運輸關系,成為三公司的貨運承攬人。2016年3月左右,上述三家公司要求李某出具稅率為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因其屬于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具稅率為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被告人李某為繼續承攬上述三家公司的貨運業務,便找到徐某幫助其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被告人徐某多次為李某提供承運人為W公司的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李某通過徐某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將所需開票的單位、日期、金額、納稅人識別代碼等信息通過手機發送給徐某,后由徐某將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委托書及合同等通過郵寄的方式交給李某。隨后被告人李某將票面金額的7%作為開票費用以現金方式當面支付給徐某。自2016年以來,李某接受被告人徐某幫助其虛開的承運人為W公司的增值稅專用發票19份,發票金額共計1137691.56元,抵扣稅額125146.06元。
爭議焦點
李某找第三方代開發票的行為是否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法院判決
在不能證明李某有騙取抵扣稅款或者徐某有幫助他人騙取抵扣稅款故意的情況下,僅憑找其他公司代開發票的行為就認定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不符合立法本意,也不符合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和罪責相適應原則。因此,李某雖然存在讓他人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也不應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論處。但是李某違反國家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規定,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票面金額累計超過十萬元,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八條的規定,構成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依法應當追究李某的刑事責任;徐某協助李某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當以共犯論處。
律師觀察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如何認定以“掛靠”有關公司名義實施經營活動并讓有關公司為自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的性質>征求意見的復函》(法研[2015]58號)認為:虛開增值稅發票罪的危害實質在于通過虛開行為騙取抵扣稅款,對于有實際交易存在的代開行為,如行為人主觀上并無騙取抵扣稅款的故意,客觀上未造成國家增值稅款損失的,不宜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論處?!鄙鲜霭讣?,李某和徐某不具有騙取國家稅款的目的,未造成國家稅款損失,因此,其行為不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