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紹松律師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學位,系中共黨員,現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近30年辦案經驗,精通稅法、房地產法、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及證券法等法律制度,諳熟訴訟程序及訴訟技巧,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詳細簡介]
還有一個月,消費稅就要漲啦!小伙伴們準備好了嗎?
今天小編就總結了一下,對于無論是在日本生活或者前來旅游的朋友們,大家都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關于日本的消費稅
自1989年日本消費稅誕生起,30年間從最初的3%漲到了5%,又于2014年調整到8%,僅5年時間又調高至10%。
然而就在這短短5年間,消費稅上漲問題因日本國民的抵抗而被兩度擱置。于是日本政府為割韭菜便發布了一項彈性政策:「軽減稅率」。
簡單來說這個政策是為了不影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不給國民在生活上增加太多負擔而設置的。
于是導致了一部分商品和服務上漲,一部分商品及服務維持現有的8%稅率。
“軽減稅率”政策比較復雜,很多情況也確實難以判斷??峙略趶氐琢晳T這次消費稅調整之前,日本可能會陷入混亂一段時間。
日本在住者看這里
其中大家最關注的點就是飲食類:
①打包帶走8%,堂食10%
根據規定,在有桌子椅子的場所飲食消費稅是10%,但是打包帶走或者外賣的情況消費稅則是8%。
消費稅上漲的10月以后,對“軽減稅率”最有實感的可能是打包概率比較大的快餐店或者咖啡廳了。
為了避免客人和店員陷入混亂,肯德基早早宣布無論是打包還是堂食,含稅價格統一。松屋也是打包堂食含稅價格一致。與此同時,星巴克、吉野家則稅后價格不統一。
對于外國游客來說,除非點外賣或者打包帶走,很難在飲食方面享受輕減稅率了。
便利店的場合,雖說店內食用需要10%的消費稅,但是實際上,一般店員不會主動問是店內食用還是帶走。關于如何判斷,7-11和羅森表示,只有在客人主動說在店內食用的情況下才按10%的消費稅計算。
其他情況,電影院的飲料爆米花,酒店冰箱里的飲料等還是8%。
② 酒類10%(みりん也是10%)
雖然食品保持8%的稅率,但是酒類的消費稅提高到10%。
比較特殊的一項是,經常使用的調味料味醂(みりん)因為酒精含量1度以上,也屬于酒類,10%的消費稅。
③ 報紙
報紙也保持8%的消費稅,但是僅限每周發行兩次以上訂閱的紙質報紙。也就是說,在車站便利店買的,或者電子版報紙都將是10%的消費稅。
④ 瓶裝水vs自來水
因為食品以外的生活用品,即使是必需品,10月以后也要按照10%收費,所以同樣是紙,報紙8%,紙巾衛生紙則是10%;瓶裝水飲料8%,自來水卻是10%。
其他的商品及服務小編整理了表格供各位參考:
囤貨清單
那么對于住在日本生活的人來說,10月之前需要囤貨嗎?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好提前購入的商品清單:
①主題公園門票和藝術門票。(在消費稅增長前購買的門票依然可以使用)
②電車回數券,定期券,機票。(如果是使用suica,pasmo類的交通卡則正常按照10%扣取金額)
③白色家電(空調,冰箱和洗衣機),手機,電腦,家具等單價高的產品。
④常規藥,隱形眼鏡。(與日常消耗品不同,此類物品保質期較長且占用空間少,多買也不會浪費)
⑤男生關心的酒精,煙草類。(除酒類消費稅提高外,煙草類商品的在消費稅增加后價格可能也會上漲)
⑥女生關心的化妝品類。(很多化妝品牌都已經在官網上發布了公告,部分產品的價格將有所調整,部分本身就很貴的化妝品護膚品還是要提前下手?。。?/span>
⑦其他。除此之外,可以提前購買不易出現價格暴跌的商品。比如書籍,雜志,汽油/輕油和奢侈品等。
以上看起來消費稅上漲都只波及到了在日本生活的人。
游客看這里
海外游客到日本,雖然在購物上享受滿指定金額即可退稅,但因吃飯、住宿等費用并不適用免稅條款,因此對于游客來說,消費稅上漲也是有影響的。
比如上文提到的飲食,還有住宿,交通,門票等旅游支出都在增加。
比如東京迪士尼、大阪環球影城之類的主題公園、景區不僅門票價格提高,關于在園區內的飲食消費方面,只要坐在園區內的餐廳用餐,即按“堂食”的標準收取10%的消費稅;若打包帶走則只收取8%的消費稅。
此外還有住宿稅,也叫“宿泊稅”。
日本的宿泊稅一般是固定稅額,按人征收的人頭稅。日本不同城市地區有自己不同的標準。
請看圖解:
并且日本還新設了永久征收的國稅:「國際觀光旅客稅」,在訪日外國游客及日本人出境時征收每人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7元)。
結語
其實“消費稅”在不同的國家,名稱是不同的。
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文直譯為“商品及服務稅”,但官方中文翻譯多為“消費稅”;
在日本稱作“消費稅”;
在韓國稱為“附加價值稅”;
在新加坡中文稱為“消費稅”,英文為商品及服務稅。
日本現行的消費稅率,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中,屬較低水平。
日本政府表示,消費稅用于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支持著日本民眾的退休生活和地域支援。
安倍在2017年曾提到,加稅是政府的使命,為了經濟復蘇和財政健全化,加稅不能避免?!北敬蜗M稅上漲為的是確保財源,抑制景氣低迷帶來的惡劣影響,推動主打醫療和長期照護的“全世代型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