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紹松律師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學位,系中共黨員,現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近30年辦案經驗,精通稅法、房地產法、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及證券法等法律制度,諳熟訴訟程序及訴訟技巧,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詳細簡介]
主權國家開始了對跨國集團的反擊。來自G20的各國財政部長將在10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會議期間討論一項重要的提議——政府將獲得更多的權力來對如谷歌,蘋果和 Facebook等大型跨國公司征稅。
目前,支持改革的134個國家將開始談判,目標是在明年達成協議。稅務專家表示,這些提案可能引發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最大的國際征稅規則變化。
自從全球化成型以來,大型跨國集團尤其是新興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將避稅玩到了極限。無論他們的客戶在哪里,他們都可以在像愛爾蘭這樣的低稅收國家注冊納稅,并將商標和專利等資產存放在那里,然后在全球攫取利潤。
這也導致各國對現行規則感到不滿,因而單方面采取對互聯網公司征稅的計劃,這種情況下,制定全球規則要求空前緊迫。
今年,逾130個國家和地區一致認為,早就應該重寫上世紀20年代以來的稅收規則,并責成總部位于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建議。
經合組織稅收政策負責人Pascal Saint-Amans對記者表示:“目前的世界稅收體系正處于重壓之下,如果我們不消除這種緊張關系,它就會崩潰。”
經合組織預計,下周20國集團財長在華盛頓會議上討論這些提議時,將首次表明這些提議是否得到了廣泛的政治支持。
Saint-Amans表示,這一改革將對許多國家的企業所得稅產生幾個百分點的影響,除了大型國際投資中心以外,這些國家沒有大的損失。
雖然這意味著像愛爾蘭或離岸避稅天堂這樣的國家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像美國或法國這樣擁有龐大消費市場的國家將從這次改革中受益。
法國今年開始對美國互聯網公司征收國家稅,引發了美國對法國葡萄酒征收關稅的威脅,并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與此同時,隨著各國紛紛挑戰在愛爾蘭等國(而不是在它們的市場所在地)納稅的安排,企業稅單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
例如,蘋果公司因在愛爾蘭獲得的“超額利潤”而陷入歐盟稅務糾紛,這可能會讓它承擔140億美元的罰款。與此同時,谷歌上個月同意支付超過10億美元在法國解決稅務問題。歐盟也已要求亞馬遜向盧森堡支付約2.5億歐元的欠稅。
經合組織的提案為新規定涵蓋的公司設定了范圍,界定了它們在一個國家必須經營多少業務才能在該國納稅,并確定了在該國的稅基。
其目的是讓公司產品的用戶或客戶所在地的政府有權對外國公司在當地賺取的利潤征收更大份額的稅。
受影響的公司將是全球經營的大型跨國公司,根據經合組織的提議,凡是收入超過7.5億歐元(8.21億美元)都符合此類企業。
這樣一來,不僅大型互聯網公司會被覆蓋,而且那些通過分銷網絡在市場上銷售零售產品的大型消費公司也會被覆蓋,而不管他們是否在那里有實體店。
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將根據一個基于有待談判的盈利能力的既定百分比的公式,來承擔某一國家的稅負。
一位法國財政部官員表示,華盛頓會議應該給予“必要的政治引導。華盛頓會議之后,更廣泛的談判將開始進行,經合組織希望在一月份準備好一份藍圖協議,并在六月份達成一份更詳細的協議,以便在2020年底前達成最終協議。
文章來源:TechEdge科技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