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紹松律師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碩士學位,系中共黨員,現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近30年辦案經驗,精通稅法、房地產法、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及證券法等法律制度,諳熟訴訟程序及訴訟技巧,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詳細簡介]
2019年7月31日,美國司法部加州中區檢察署發布公告稱,55歲的劉忠田、中國忠旺以及數名被告,已被洛杉磯大陪審團以24項罪名起訴。檢察官稱,中國億萬富豪劉忠田及他所創辦的中國忠旺涉嫌走私大量鋁材至美國,以逃避18億美元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據起訴書稱,與劉忠田相關企業通過洛杉磯地區的港口,進口已經燒焊在一起的鋁材,令這些鋁材的外觀看起來不像征稅范圍內的鋁板。通過將這些鋁材存儲于南加州的4個倉庫,并與合伙人安排將這些鋁材以假銷售的方式賣給他控制的企業,借此夸大中國忠旺的財務狀況 。
雖然忠旺公司隨后發表公告,對控股股東涉嫌走私鋁以及逃避關稅一事進行了辟謠,但早在2016年美國檢方就開始調查忠旺公司出口到美國的鋁產品是否存在逃避關稅,為那些在國際貿易業務生產經營稅收敏感商品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無論是不作為造成的過度繳稅,還是激進籌劃所導致的偷逃稅款,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和風險。輕則造成企業利潤降低,重則甚至可能面臨相應的刑事責任。稅收籌劃風險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任何一個走出去的企業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國際稅收籌劃是指跨國納稅人事先制定的,用于在合規遵循的基礎上減少國際納稅義務的跨國投資經營計劃。它是跨國納稅人在國際稅收的大環境下,為了保證和實現最大的經濟利益,利用公開合法的手段,達到規避或減輕稅收負擔目的的經濟現象。因此,國際稅收籌劃已成為跨國公司防范風險、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如果稅收籌劃不當也會帶來風險。
稅收籌劃風險既有不作為引發的風險(其結果是過度繳稅),又有激進籌劃引發的風險(其結果可能導致逃稅),而很少有企業能做到既沒有不作為又沒有激進籌劃(其結果是所繳的稅不多不少剛剛好)。因此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不作為引發的風險和激進籌劃引發的風險似乎總有一款適合你。
一、不作為過度繳稅
1、不了解產業政策而多繳稅
很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鼓勵特定產業尤其是諸如信息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產業等高科技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會給予投資者各種形式的稅收優惠。比如越南在科學和技術發展研究、高新技術應用、復合型材料、新建筑材料、稀有材料生產、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廢料發電等行業鼓勵外商投資,還鼓勵外商到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凡是符合入駐條件的企業,將獲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果對這些政策不了解或沒有機制做研究,稅收籌劃則無從做起。
2、不了解國家之間的雙邊或多邊的稅收協議而多繳稅
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大有取代WTO構建的多邊貿易體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就是非常好的證明。比如我國已經簽訂了16套自由貿易協定和2套優惠貿易安排,而給予對方國家企業關稅減免是自由貿易協定中的重要內容。在自由貿易協定中,90%的商品都實現了零關稅,但若想享受協定關稅的低稅率,需要判定貨物的原產地,提供相應的原產地證書。很多企業因為不了解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政策,加上原產地規則的復雜,使得很多企業在進出口環節多交了很多“冤枉稅“,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試舉一例,比如某中國企業向其在印度尼西亞的工廠出口10臺“電動機”(該電動機屬于交直流兩用,輸出功率超過37.5瓦,歸入8501.20項下),申報價格1萬元/臺。如果適用WTO最惠國稅率,需在進口環節向印度尼西亞海關繳納10%的關稅,即1萬元。但如果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的協定稅率,就可在進口環節享受零關稅,節省關稅1萬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復雜的包括對產品進行原產地籌劃,都可以幫助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節省稅務成本。
另外,中美貿易的加征關稅之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高昂的關稅成本也迫使越來越多與美國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開始進行稅收籌劃,優化自身產品結構。面對中美貿易戰云詭波譎的局勢,早做稅收籌劃才是應對之道,部分企業想要通過轉口貿易、偽造原產地證等方式規避關稅加征,顯然是不明智的。
3、因為賬務處理不熟而多繳冤枉稅
賬務處理是企業財會人員的基本功。如果功力不夠深厚就有可能讓公司多繳納冤枉稅。試在中國法下舉一例,“買一送一”不開票,企業對外促銷,“買一送一”未在同一張發票上體現折扣,所開發票只銷售貨物,未開贈送貨物。實收金額與貨物銷售金額未在同一張發票上以折扣體現,使得贈送貨物需要視同銷售,造成多繳增值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折扣額抵減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問題通知 》(國稅函〔2010〕56號)規定,“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是指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的“金額”欄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未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注明折扣額,而僅在發票的“備注”欄注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也就是說本來你可以折扣回來少算銷項的,但是因為沒在同一張發票上體現,導致不能少算銷項,贈送的還要視同銷售按照不開票收入繳納銷項。
二、國際稅收籌劃風險管控
如何做好國際稅收籌劃風險管控?企業一方面要管控好激進籌劃風險,包括:樹立納稅意識,正確認識稅收籌劃、關注稅收政策,積極規避稅收風險、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內部稅務管理等。
企業另一方面也要管控好在稅收籌劃方面不作為的風險,并在遵守當地法律政策要求下,結合自身實際,多維度做好稅收籌劃,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稅務洼地做好“三明治”、利用合理轉讓定價以及國際避稅地做好稅收籌劃工作。
另外,國際稅收籌劃切忌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把法律、財務、稅務分開處理。相反,稅收籌劃要建立在合規和合理的基礎上,以風險控制和長期籌劃為原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稅收籌劃應當有商業實質且不單以稅務規避為目的,這樣才能避免過于激進和不合理的創新。
(注:以上部分內容節選自陳立彤律師新書《企業國際化進程中合規風險的爆發與防控》。該書即將由中國工商出版社于2019年9月底出版。)
三、中國智庫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痹邳h中央的號召下,中國的智庫正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雖各有特色,但是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盡管與國外相比,國內智庫機構的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在現有智庫中,95%是官方或半官方智庫,僅有5%是民間智庫),但市場上依然出現了很多盲目跟風、質量參差不齊的“智庫機構”。缺少專業化的專家團隊,沒有豐富的實務領域經驗,這類智庫機構更多表現出的是“紙上談兵”招搖過市,根本無法為企業解決實際發展問題。而在整個智庫建設方面,也存在“智庫只為領導決策服務”的片面觀點,這是應當摒棄的。智庫機構應該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努力實現全方位服務——既要向黨政領導機關提供決策咨詢,也要把服務轉向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滿足人民廣泛的智力需求?;诖?,中國合規網希望利用自身平臺優勢,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國際稅收籌劃智庫”。
文章來源:合規